<dd id="saiiy"></dd>
  1. <s id="saiiy"></s>

    1. <s id="saiiy"></s>
      1. <span id="saiiy"><blockquote id="saiiy"></blockquote></span>

        不同溫度下采用蒸氣吸附法測試集料表面能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shí)間:2024-11-03 22:59:44   來(lái)源:心得體會(huì )    點(diǎn)擊:   
        字號:

        汪 翔 吳 鵬 賈善林 陳文強 鄧鳴銀 張 明

        (武漢理工大學(xué)交通與物流工程學(xué)院1) 武漢 430063) (湖北省公路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2) 武漢 430063) (湖北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3) 武漢 430056)

        瀝青路面發(fā)生水損害的主要原因是瀝青與集料之間較低的黏附性[1].然而,傳統評價(jià)瀝青與集料之間黏附性的水煮法與水浸法試驗僅僅只能從定性的角度出發(fā)[2];
        與此同時(shí),其試驗結果往往因人而異,且具有較強的人為主觀(guān)因素,因而不能準確地評價(jià)瀝青與集料之間的黏附性.鑒于水煮法這類(lèi)定性評價(jià)方法的局限性,為準確評價(jià)瀝青與集料之間的黏附性,基于表面能理論的相關(guān)研究得到了進(jìn)一步發(fā)展與應用.實(shí)際上,表面能理論可以很好地從物理、化學(xué)及熱力學(xué)角度來(lái)表征材料本身的內聚能與材料之間的結合能,將其直接運用到瀝青混合料中,可以定量計算瀝青與集料各自的表面能大小,進(jìn)而在表面能理論體系下計算瀝青或者集料本身的內聚能及這二者之間的結合能,并以此為依據來(lái)定量表征其黏附性.因此,基于表面能理論的定量分析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道路工程領(lǐng)域[3].

        在集料表面能測試過(guò)程中,常見(jiàn)的試驗方法有靜滴法、毛細上升法、微熱量計法及蒸氣吸附法等.綜合來(lái)看,相較于其他試驗方法,蒸氣吸附法保留了集料本身的天然狀態(tài),其操作簡(jiǎn)單,試驗精度高,可行性強,測量結果較為準確,因而可以很好地用來(lái)測量集料的表面能參數,進(jìn)而準確表征瀝青與集料之間的黏附性[4].

        在蒸氣吸附法試驗過(guò)程中,溫度作為一種常見(jiàn)且重要的影響因素,勢必會(huì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集料表面能的測試結果.因此,為了探究溫度對蒸氣吸附法測試集料表面能的影響規律,本文以石灰巖和安山巖集料為試驗對象,在10~40 ℃內設置4個(gè)溫度點(diǎn),依次測量了這兩種集料在不同溫度下的各階蒸氣吸附量,進(jìn)而計算出集料在不同溫度下的表面能參數,以探究不同溫度下采用蒸氣吸附法測試集料表面能的試驗影響規律.

        1.1 表面能

        表面能是指在恒溫恒壓條件下,材料表面增加或者減少單位表面積時(shí),外界需要對該材料本身所做的功,一般用字母γ表示,其單位為erg/cm2.在表面能理論中,常采用經(jīng)典的GvOC三分量理論體系.在該體系下,材料的表面能總量可分為三部分,即非極性分量γLW、極性酸分量γ+和極性堿分量γ-,其中極性酸分量和極性堿分量統稱(chēng)為極性酸堿分量γAB[5-7].表示為

        (1)

        1.2 蒸氣吸附法測試集料比表面積

        該方法需要測試集料在不同壓強下對各試劑的蒸氣吸附量,通過(guò)M-BET模型計算出集料的比表面積SSA[8].其表達式為

        (2)

        式中:nm為集料對各試劑的飽和吸附量;
        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M為各試劑的摩爾質(zhì)量;
        α為單個(gè)試劑分子在吸附劑表面的投影面積.

        其中集料對各試劑的飽和吸附量nm為

        (3)

        式中:p為環(huán)境壓強;
        n為壓強為p時(shí)集料樣品對試劑蒸氣的吸附量;
        p0為各試劑的飽和蒸氣壓;
        c,k為試驗擬合參數.

        1.3 蒸氣吸附法測試集料表面擴散壓力

        根據試驗測量得到的集料樣品在各壓強下的吸附量數據,選取吸附等溫線(xiàn)模型進(jìn)行擬合,并根據Gibbs方程計算集料樣品相對于各試劑的表面擴散壓力πe[9].其表達式為

        (4)

        式中:R為理想氣體常數;
        T為樣品試驗溫度.

        1.4 蒸氣吸附法測試集料表面能

        基于上述計算得到的集料比表面積和表面擴散壓力,結合Young-Dupre方程建立如下平衡方程組,求解便可得到集料的表面能參數.

        (5)

        由于測試試劑的表面能參數已知,因此上述表達式中還需求解三個(gè)未知參數.因此,試驗選取了三種常見(jiàn)的已知表面能參數的液體試劑進(jìn)行試驗,即以蒸餾水、2-戊酮及甲苯為測試試劑,進(jìn)一步開(kāi)展集料的蒸氣吸附試驗,與此同時(shí),根據表達式(5),便可計算得到集料的表面能總量及各分量值.

        1.5 試劑表面能分量計算

        首先采用鉑金板測試了不同溫度下試劑的表面能總量,然后以20 ℃時(shí)試劑的表面能參數為基準,按照等量變化的原則,得到其他各溫度下試劑的表面能分量值[10].其中20 ℃時(shí)各試劑的表面能參數見(jiàn)表1.

        表1 20 ℃時(shí)三種試劑的表面能參數 單位:erg/cm2

        2.1 試驗材料與設備

        試驗選取了湖北省內的兩種典型路用集料進(jìn)行試驗,分別為安山巖和石灰巖集料,其粒徑大小為2.36~4.75 mm.考慮到當地氣候條件和試驗可行性,將試驗溫度范圍控制在10~40 ℃,且均分為4個(gè)溫度梯度,并進(jìn)行蒸氣吸附試驗.主要試驗設備為磁懸浮重量平衡儀.主要試驗儀具與材料有:2.36~4.75 mm集料試樣、蒸餾水、2-戊酮、甲苯、烘箱、干燥箱等.

        2.2 試驗步驟

        首先根據安托尼公式計算出不同溫度下各試劑下的飽和蒸氣壓,結果見(jiàn)表2.

        p0=10[A-B/(C+T)]×1 000

        (6)

        式中:A,B,C分別為試劑的安托萬(wàn)常數;
        T為試驗溫度,℃;
        p0為飽和蒸氣壓,mbar.

        表2 不同溫度下各試劑的飽和蒸氣壓

        進(jìn)一步的,根據各試劑的飽和蒸氣壓值合理設置壓強分階方案,見(jiàn)表3.

        與此同時(shí),準備好2.36~4.75 mm粒徑的集料樣品,用蒸餾水清洗干凈之后將其置于150 ℃烘箱內加熱干燥12 h以上,然后置于干燥箱中密封干燥24 h以上,最后選取適量樣品放置于磁懸浮重量平衡儀樣品腔內,并依次進(jìn)行空籃試驗、預處理試驗和蒸氣吸附試驗,具體為

        1) 空籃試驗.用丙酮清洗樣品籃,然后將其放置于試驗腔內,手動(dòng)調平之后,實(shí)時(shí)稱(chēng)量樣品籃的質(zhì)量.

        表3 不同溫度下各試劑對應壓強分階方案 單位:mbar

        2) 預處理試驗.空籃試驗后,將適量集料置于樣品桶內并放置于試驗腔中,手動(dòng)調平之后,設置試驗溫度為150 ℃,操作儀器進(jìn)行高溫預處理并實(shí)時(shí)稱(chēng)量集料和樣品的總質(zhì)量,直至穩定.

        3) 蒸氣吸附試驗.預處理試驗之后,設置試驗溫度為既定溫度,操作儀器進(jìn)行逐階蒸氣吸附試驗,實(shí)時(shí)稱(chēng)量樣品桶、集料以及所吸附蒸氣的總質(zhì)量,直至穩定方可進(jìn)行下一階試劑蒸氣吸附試驗.

        3.1 不同溫度下試劑蒸氣分子橫截面積與直徑

        根據下式計算出不同溫度下各試劑蒸氣分子的相關(guān)參數,具體結果見(jiàn)表4.

        (7)

        (8)

        式中:σ為單個(gè)蒸氣分子在集料表面的投影面積;
        M為試劑蒸氣的摩爾質(zhì)量;
        ρ為試驗溫度下蒸氣對應液態(tài)時(shí)的密度;
        d為單個(gè)分子的直徑.

        表4 各溫度下試劑蒸氣分子的橫截面積與直徑

        3.2 不同溫度下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比表面積和擴散壓力

        采用蒸氣吸附法測試不同溫度下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吸附量,圖1為不同溫度下石灰巖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吸附量結果,圖2為安山巖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吸附量結果.

        圖1 石灰巖集料對三種試劑蒸氣的吸附量結果

        圖2 安山巖集料對三種試劑蒸氣的吸附量結果

        將上述試驗測量得到的各集料對試劑蒸氣的吸附量數據代入式(2)~(3)中,根據M-BET模型線(xiàn)性擬合求解便可得到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比表面積.與此同時(shí),將上述試驗數據代入式(4)中,采用DA模型擬合求解便可得到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擴散壓力.計算結果見(jiàn)表5~6.

        表5 不同溫度下石灰巖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比表面積和擴散壓力

        表6 不同溫度下安山巖集料對各試劑蒸氣的比表面積和擴散壓力

        3.3 不同溫度下集料的表面能

        將上述計算結果代入式(5),聯(lián)立方程并求解,便可得到集料在不同溫度下的表面能結果,并繪制于下圖.其中圖3為不同溫度下石灰巖集料、安山巖集料的表面能各分量值與總量值.

        圖3 不同溫度下表面能各分量值與總量值

        將其表面能總量進(jìn)行對數換算,見(jiàn)圖4.

        圖4 不同溫度下集料的表面能總量

        由圖4可知:從表面能總量上來(lái)看,不同溫度下集料的表面能總量具有較大的差異,總體表現為溫度越高,集料的表面能總量越大,且相較于20 ℃時(shí)的表面能總量值,石灰巖集料表面能總量值最高增量為2.1倍,安山巖集料表面能增量為1.6倍.在40 ℃時(shí),石灰巖集料的表面能總量遠超于其他三個(gè)溫度時(shí)的表面能值;
        而對于安山巖來(lái)說(shuō),當溫度為30 ℃時(shí),其表面總量已有明顯的增加.其次,在10 ℃時(shí),安山巖集料的表面能總量稍大于石灰巖;
        而在40 ℃時(shí),其表面能總量稍小于石灰巖.與此同時(shí),當溫度由10 ℃上升到40 ℃時(shí),安山巖集料表面能總量增加的速度由快而慢,而石灰巖集料的表面能總量增加的速度卻與之相反,表現為由慢而快.另一方面,從表面能分量上來(lái)看,兩種集料表現出一致的特征,即其表面能非極性分量和極性堿分量在表面能總量上占比較大,而極性酸分量占比較少.

        1) 隨著(zhù)溫度的上升,在10~40 ℃范圍內,石灰巖和安山巖集料的表面能總量均呈現一定程度的增加,且相較于20 ℃時(shí)的表面能總量值,其最高增量達2.1倍;
        從趨勢上來(lái)看,石灰巖集料表面能總量上升趨勢為先慢后快,而安山巖則表現為先快后慢,兩者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2) 從表面能分量上看,在整個(gè)溫度變化過(guò)程中,兩種集料的表面能非極性分量和極性堿分量在其總量中占比較大,而極性酸分量占比較少.

        猜你喜歡安山巖蒸氣極性廣東省翁源縣丘屋礦區地球化學(xué)分析及大地構造意義中國金屬通報(2020年21期)2021-01-04跟蹤導練(四)時(shí)代英語(yǔ)·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乙醇蒸氣放空管設置室內引發(fā)爆炸勞動(dòng)保護(2019年3期)2019-05-16紅蔥不同極性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kāi)發(fā)(2018年9期)2018-10-08王官屯油田安山巖油藏滾動(dòng)評價(jià)探索進(jìn)出口經(jīng)理人(2017年7期)2017-09-20激發(fā)極化法尋找固體礦產(chǎn)的應用環(huán)球人文地理·評論版(2016年5期)2017-01-03污泥干化蒸氣熱能深度利用研究資源節約與環(huán)保(2016年2期)2016-11-21二連油田安山巖裂縫性?xún)訅毫鸭夹g(shù)研究非常規油氣(2016年1期)2016-03-29雙極性壓縮觀(guān)測光譜成像技術(shù)研究航天返回與遙感(2014年1期)2014-07-31鍵的極性與分子極性判斷的探究數理化學(xué)習·高一二版(2009年2期)2009-03-30
        国产另类无码专区|日本教师强伦姧在线观|看纯日姘一级毛片|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按摩|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

        <dd id="saiiy"></dd>
        1. <s id="saiiy"></s>

          1. <s id="saiiy"></s>
            1. <span id="saiiy"><blockquote id="saiiy"></blockquote></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