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和園林局 1 2021 年工作要點
2021 年,全市林業和園林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為目標,鞏固國家森林城市成果,進一步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高標準開展林業增綠增效,高質量提升園林綠化品質,推進“園博園”、“十大濕地”、“十大公園”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綠色 XX、生態 XX、花樣 XX、美麗 XX。
主要目標任務:新造林 2 萬畝,封山育林 3.4 萬畝,退化林修復 6 萬畝,森林撫育 15 萬畝。完成鄉村道路配套綠化 500 公里,創建 1 個省級森林城市,5 個省級森林城鎮、49 個省級森林村莊。新增、改造提升綠地面積 600 萬平方米;加快推進“十大公園”建設,建成小公園、游園 40 個;建設綠道 100 公里。著力推進“園博園”、“十大濕地”等重點項目建設,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
1. 深化林長制改革。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以及省即將出臺的《安徽省林長制條例》,推動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壓緊壓實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和先行區建設任務,加快探索濕地保護修復、城鄉綠化融合發展、城市森林可持續發展等新機制。著力健全“五綠”協同并進機制,完善改革支撐保障體系,拓展“用綠”“活綠”
新路徑。謀劃市縣兩級林長制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編制項目建設規劃和任務清單,健全林長制項目推進機制,進一步提升建管品質。擰緊林長責任鏈條,探索建立鄉村級基層林長巡林獎懲機制。加強與長三角城市在濕地保護、資源巡護、城鎮綠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總結推廣林業生態建設經驗和制度成果,編制林長制改革典型案例。著力增強林長制信息綜合管理能力,加快提升重點區域林業園林資源監管、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信息化水平。(責任單位:林長處、濕地處、造林處、資源處、規建處、防火處、森防站、各縣(市)區、開發區)
2. 抓好國土綠化??茖W拓展造林綠化空間,推進我市森林城市建設和林業增綠增效行動。2021 年,全市完成新造林 2 萬畝,封山育林 3.4 萬畝,退化林修復 6 萬畝,森林撫育 15 萬畝。加強長江防護林工程和皖江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完成長江防護林0.1 萬畝人工造林、0.4 萬畝封山育林、0.51 萬畝退化林修復建設任務。開展“四旁四邊四創”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和鄉村道路綠化,完成鄉村道路配套綠化 500 公里,創建 1 個省級森林城市,5 個省級森林城鎮、49 個省級森林村莊。開展好 2021 年省市黨政軍領導義務植樹活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模式。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繼續抓好貧困地區生態修復。有序推進退耕地還林提質增效,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落實產業獎補政策,促進苗木花卉、經果林產業轉型發展。推進國家苗木交易信息中心建設,辦好 2021 年中國·XX 苗木花卉交易大會。推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特色產業標準化建設。用好中央財政貼
息、“五綠興林·勸耕貸”政策支持企業發展。配合完成省食用林產品檢測,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和企業自主開展食用林產品檢測。(責任單位:造林處、綠化處、各縣(市)區、開發區)
3. 推進園林綠化。梳理調查我市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現狀,對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分析差距、明確任務,啟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編制《XX 市林業和園林發展規劃大綱(2020-2035)》,突出公園綠地在城市空間結構布局中的基礎性配置要素作用,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以“園博園”規劃建設為契機,提高我市園林綠化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加快推進“十大公園”建設,金斗公園五期、石臺路公園、保教寺公園建成開放,廬州公園二期全面開工建設。2021 年度全市計劃新增、改造提升綠地面積 600 萬平方米;建設小公園、游園 40 個;建設綠道 100公里。加快城鎮綠地提品提質,拓展城市綠地空間、功能、內涵,滿足市民多樣化的日常生活休閑需求;大力推進彩化美化,加大花境在綠地建設中的應用,扮靚“花樣 XX”。(責任單位:規建處、各縣(市)區、開發區)
4. 提高綠化管養水平。推進以綠帶凈化、噴淋除塵、綠化補植、整形修剪、“小老樹”整治和病蟲害防治等為主要內容的養護專項工作,做到養護管理常態化、精細化。強化公園運營維護管理,鼓勵開展豐富多彩的花事花展和文化娛樂活動,滿足群眾需求。圍繞建黨 100 周年及建國 72 周年主題,高標準做好國慶花展工作。加大 XX 市“花園家庭”創建宣傳力度,提升創建水平。做好安全生產和綠化應急搶險,確保園林綠化安全生產形勢
持續平穩。有序推進、逐步解決城區意楊飛絮擾民和安全隱患治理,在完成二環內治理任務基礎上,扎實推進二環外城區治理,實現春季城區飛絮大量減少,群眾急難愁盼的楊絮擾民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規定,提高效率和針對性。(責任單位:公園處、綠化處、監管中心、各縣(市)區、開發區)
5. 加快十大濕地建設。高頻調度,強化督導,確保 6 月底前完成三河、玉帶河、柘皋河、槐林、馬尾河、棲鳳洲等 6 處濕地保護修復任務,12 月底前完成半島濕地修復任務。對照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標準,梳理濕地保護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抓緊補齊短板,做好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相關工作,積極創建國際濕地城市。認真落實《安徽省濕地保護條例》、《XX 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環巢湖十大濕地保護的決定》等法規,開展侵占濕地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長效監督機制。探索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聯合市財政部門謀劃研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具體實施路徑。加強對 8 公頃以上濕地斑塊動態監測;開展環巢湖十大濕地生物多樣性調查和修復成效評估;繼續開展濕地科普宣教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既有設施,開展形式多樣科普宣教活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濕地保護行動。(責任單位:濕地處、各縣(市)區、開發區)
6. 強化林業資源保護。大力推進森林督查問題整改,推動2019 年未銷號案件和 2020 年森林督查案件查處整改到位。扎實開展 2021 年森林督查工作,堅決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繼續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推動完善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建
設,促進提升管理能力。做好“綠盾”專項行動相關工作。從嚴實施陸生野生動物行政許可審核審批,切實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健全機構機制,強化工作舉措,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科學撲救、安全第一”的方針,抓宣傳、強隊伍、管火源、排隱患,全面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培育良種壯苗,強化林木種苗質量管理,加強植物新品種和林業知識產權保護。突出松材線蟲害防控,鞏固美國白蛾疫情防控成果,抓好楊樹食葉害蟲等常發性病蟲害防治,確保不發生重點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加強古樹名木養管核查,對重點古樹進行會診救治,多措并舉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責任單位:資源處、防火處、綠化處、森防站、各縣(市)區、開發區)
7.。
加強行業管理。積極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推深“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化改進審批流程,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質效,營造“四最”營商環境。嚴格綠化變更、林地征占用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審批、監管,杜絕少報多占,多報多占等違規現象。做好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的動態調整。持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落實動態更新,定期組織對林業園林審批事項“雙隨機”抽查。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規范性文件清理、政府合同管理、行政復議等工作,配合司法局做好行政執法人員考試。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組織林業園林法律法規宣傳培訓等,扎實抓好法治宣傳教育。進一步完善園林綠化施工企業信用評價辦法、標準,升級改造評價系統,扎實推進園林綠化施工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加強聯動,主動協調,妥善處理
園林綠化施工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配合省國有林管理局做好國有林場管理。(責任單位:綠化處、資源處、造林處、局窗口、各縣(市)區、開發區)
8. 推進黨的建設。注重理論武裝,圍繞中心工作,突出抓好中心組理論學習。運用好線上“黨建云”、線下“調研督查”相結合的黨建工作調度考核機制,做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平時。落實好“三會一課”等制度,推進黨員積分管理,抓好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激發黨建活力。爭取創建 2 個過硬黨支部,并在示范黨支部創建上有所突破。將意識形態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推進輿論宣傳陣地建設,著力匯聚林業園林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基礎。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指示精神及具體部署,從加強廉政教育、強化內部管理和嚴格制度落實入手,積極構筑反腐倡廉防范體系,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持續開展工作效率大提升集中行動,加強局系統內部明查暗訪,對違反效能建設問題嚴肅問責。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升能力素質,改進工作作風,激發工作狀態。(責任單位:機關黨委、人事處、辦公室、局屬各單位)